時事 : i Bond, 抽定唔抽好?

其實, 大家知否i-bond 係咩呢? 其實佢全名係Inflation-indexed bond, 本身係指與通脹掛勾的一種債券(跟CPI, 即消費物價指數). 保証利息約為一厘, 這次抽的是三年期的債券.

雖然之前果批市場上炒得唔錯, 但你要記住, 呢種債券派息係與通脹掛勾的. 沒有通脹就只有1厘利息, 什麼領匯, 港鐵, 恒生, 內銀的派息都比之強大. 你怕死, 也可以揀盈富基金. (盈富基金也要死的話, 全世界其實可能己經死左好大部份 或 是香港死了一半 ?) 而估計經過幾年來的通脹但經濟冇增長下 (美國量化寛鬆下的結果?), 好快通脹會消失. 同時由於希臘本星期日才大選, 要是發生希臘真的能留在歐元區, 必定會引來一陣炒風. 到時相對地ibond 的價值會比較低.

事實上, ibond 看似冇風險, 但其實當沒有通脹而且因外匯升而有通縮時, 閣下買左ibond 的資金可能因此而失去在股市中爭取利潤的機會成本也是一種風險.

當師奶都追入ibond時, 大家應否以冷眼旁觀呢? 我認為, 要是去年買了ibond 可以考慮這個時候賣出. 但未買的, 我覺得, 有必要買嗎? 買佢不如買心水愛股, 持有三年又看如何?

利申: 小弟第一同第二批都冇抽, 也沒有持有.
本人的討論也不構成任何邀約, 本人也不會負上任何閣下投資損失的責任!

嘿, 不過你睇到這篇文章應該抽左的都抽左, 未抽的也無法再抽吧.

不過其實我估十個入飛的散戶之中, 應該有八個左右連債卷都唔知係咩黎.

SFC 叫我地投資之前先做功課, 但睇怕要佢地做功課都幾難. 正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痛, 唔汲取教訓, 專心一志搵快錢咩都炒的香港人實在係本性難移?

其實做投資, 除左風險外, 尚須要理解一下以下因素:

利率, 投資工具化回資金的套現能力, 機會成本, 個人財務情況, 投資工具二手市場等.

唔識唔該上網SEARCH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0%BA%E5%88%B8
http://www.masterhsiao.com.tw/Bonds/Bonds.htm


參考資料: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042700273
票面息率(Coupon rate): 指發債機構按照本金每年向債券持有人分派的利息的百分比。利息通常定期派發,例如每季、每半年或每年一次。票面息率可分為固定(即在債券的有效期內息率維持不變)、浮動(即息率會隨著基準定期重新釐訂,例如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為基準再加某個差額),或甚至零息率。零息債券通常會以低於本金的價格發售。債券持有人的回報將會是債券買入價與在到期日所取回的本金的差額。



目前,三種最常用的債券孳息率指標是現時孳息率(current yield)、到期孳息率(yield to maturity)和至通知贖回時孳息率(yield to call)。



•現時孳息率──將債券現時年度利息金額除以債券價格,以年率計算的回報率。


•到期孳息率──假設你持有債券直至到期日,以年率計算的回報率。在計算過程中,會把債券到期時的潛在資本收益或虧損考慮在內。

•至通知贖回時孳息率──由持有債券至接獲贖回通知時的年度回報率(只適用於可贖回債券(Callable bond))。


債券的到期孳息率是指投資者持有債券至到期所得的內在回報率。到期孳息率是根據利息總額、到期時的贖回價值以及買入價而釐定。一般而言,債券年期愈長而發行人信貸評級愈低者,到期孳息率會愈高。債券的到期孳息走勢與其價格變動背道而馳,此升彼跌;兩者關係大致如下:

•價格 = 票面值孳息率 = 票面息率
價格 > 票面值孳息率 < 票面息率
價格 < 票面值孳息率 > 票面息率


緊記孳息率才能顯示投資實際回報比率。切勿單被高票面息率所蒙蔽。你要留意儘管個別債券的票面息率高,而它的價格亦同時高企的話,你的實際回報率(即孳息率)亦並非如你想像般吸引。


切勿單純因為一隻債券票面息率高便草草投資。一隻高息債券,未必適合你作投資,而背後有很多原因。一般來說,發行商會就評級較低的債券提供較高的利息以吸引投資者。此外,除非孳息率曲線在債券發行時是倒轉的(inverted),否則年期較長的債券,票面息率通常會較高。故此,你必須明白持有這些債券所需承受的額外風險。


Yield Curve 收益曲線


指依不同日期(從短期到長期)所畫債券收益變動的一種指標圖。該曲線可以表現出長短期利率關係。在某一時點,期限不同之同一金融收入{利率}與期限之關係,稱為利率之期限結構。以橫軸表示期限,以縱軸表示利率,這種圖形稱為收入曲線。



留言

熱門文章